Tag标签 | 站点地图 | 收藏本站
浏览量

新乐文化“神器”亮相西安半坡 七千多年前东北先民御寒得靠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1-06

  使用火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重要的标志,但对远古先民来说,如何保存好这“星星之火”,并将火种转给更多需要的人,确是一项技术难题。

  在12月30日于西安半坡博物馆开幕的“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沈阳新乐遗址展”上,一件造型奇特的陶器,便是7000多年前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先民们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专门发明的“神器”。

  这种器物是辽宁地区史前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学界称之为“斜口器”,也有人称之为“簸箕形器”或“异形器”。它敞口、斜壁、小平底,斜口呈“心”形或“门”形,整体为箕状。

  虽然它很像簸箕,却不是用来收集杂物的,而是出于取火、载火、传火方便的目的而设计的——它多出土自火塘遗存之旁,斜口设计不仅有利于火苗的采集,还能让器皿中保存的炭火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从而更好的起到助燃的作用,使火种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半燃烧状态。可以想象,在沈阳周边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里,一簇簇火苗正是依靠着这一“神器”,点亮了更多的火塘,温暖了更多的先民。

  包括这一“神器”在内,125件(套)能够反应沈阳新乐文化这一填补辽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文化空白,并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原来的5000多年前推到7000多年前的史前文明发展水平的文物亮相西安半坡博物馆。展览用11个单元,向古城市民系统展示了新乐文化先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开拓了视野,为了解辽河流域文明这一中华文明发展路径上的重要支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例证。

  就在“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沈阳新乐遗址展”开幕前一日,由首都博物馆与西安半坡博物馆联合举办“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也在该馆开幕。展览通过一幅幅图版,既展示我国史前时期城池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又介绍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北京城池的位置变迁、设计布局、建筑工艺、功能规划以及各类遗存的现状。

  同时,对应古代北京城相关单元内容,展览策展人增加了西安地区不同时期城池选址规划、格局设计、建造方法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内容,与之形成对应,更加系统的展现中国古城的发展脉络。

  “辽河畔史前文明之花-沈阳新乐遗址展”和“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将分别展览至2021年2月25日和2021年3月25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方志敏的親密戰友吳先民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16 太阳集团所有网址1687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所有网址16877

备案号:豫ICP备11024441号-16